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
”
一万年以来,长江先民利用长江流域优越的自然条件,创造出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独特的长江文化。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昌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深入发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出更多体现新时代长江文化的文艺精品。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具有自然山水特色和历史人文内涵的滨江城市、小城镇和美丽乡村,打造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
长江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的“心脏地带”。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在于:它向内建构了中华文化的基因,向外推动中华民族参与世界文明互学互鉴。
当代中国要发挥长江“心脏地带”的功能作用,并使之作为中华文化代表性符号,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从而实现对其时代价值的深度挖掘和科学利用。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西九江城区段。 视觉中国/供图
长江文化建构了中华文化的基因
长江地处北纬30度,它不同于其他大河南北流向而呈现东西流向的特征,滋养了上游的山地和中下游的平原地区。长江流域降雨充沛,物产殷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提供了全球罕有的优越自然条件,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也孕育了早期中国文明。
截至2023年,我国考古已发现新石器时代的稻作文化遗址16处,其中14处分布在长江流域,距今11000年至4500年不等。目前,稻作起源于10000年前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已成为国际共识。5000年前,在长江下游地区以良渚文化为代表,在中游地区以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为代表,相继进入了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长江流域的稻作文化与黄河流域的麦(粟)作文化,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双螺旋结构。
马克思认为,“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于宗教观念”,都是“从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长江稻作经济方式借助于艺术的、文学的和宗教的通道,转变为华夏族群的审美范式,创造了品位高雅、意境玄妙的江南诗性文化。魏晋玄学、唐代禅宗、宋明理学、阳明心学等一系列长江文化,建构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世界。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发展,长江文化与黄河文化一起,形成了中华民族最主要的文化基因。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还会伟大下去的。”万古奔腾的长江是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万年不断的长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自信之源。
《长江入湖》 李子青/摄
长江文化推动中华民族参与世界文明互学互鉴
长江通江达海,自古以来就是一条开放的河流。由长江先民驯化的水稻向外传播,改变了亚洲早期文明的发展格局。距今4000年左右,粳稻传入印度,在当地与野生稻杂交之后,形成籼稻;公元前4世纪到前3世纪又传入日本,使日本进入到弥生文化时代,从而构筑了东亚文化圈经济生产方式的同一性基础。
日本历史学家中村新太郎曾高度评价水稻从中国传入日本的意义:“稻米拯救了日本列岛饥饿的人们,无论如何稻米要比其他一切都值得感谢。”
在漫长的前工业时代,长江与“海上丝路”共生。长江促进了中国制瓷技术的发展,也为万里茶道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四川邛窑、湖南长沙铜官窑、江西吉州窑、景德镇御窑厂等通过长江与世界相连接,长江成为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通道。
近代以来,长江承担起中华民族文化转型的历史任务,进一步推动了中西文化文明的交流互鉴,如洋务运动、维新变法,以及中国共产党建立和近代工业化进程等,几乎都是沿着长江,从东向西逐步深入到中国腹地,逐次影响国家近代转型的进程。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在近代中国相继开辟的80多个通商口岸中,长江沿岸有20余个,这些通商口岸城市往往成为吸纳西方工业文明、推动中西文明融合的窗口。
在全球化的今天,长江流域凭借庞大的城市产业集群,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在有效推进共建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进一步扩大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这些跨地域、跨文化的开放交流,充分显示了长江之于中国与世界的社会价值,之于传统与现代的时间价值。
历史反复证明,只有充分自信的民族,才能建立起高度开放的社会;只有高度开放的社会,才能展示民族的文化自信,才能不断推进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而长江推动中华民族参与世界文明互学互鉴的历程,不但建构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之基,而且形成了开放性社会的经济基础。
九江长江大桥。燕平/摄
发挥长江“心脏地带”的功能作用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与世界地位的提升,万里长江不仅仅是我国的“第一动脉”,还是勾连亚欧、联通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国际重要水道;不仅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区域,还是当代世界的“心脏地带”。发挥长江“心脏地带”的功能作用,是挖掘长江文化时代价值的第一要务。
首先,规划构建长江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地,形成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的生态环境基础。21世纪,中国进入到全新的“生态文明时代”。“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实施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战略,确立“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原则。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2021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通过实施长江十年禁渔、国土空间管控、负面清单管理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制度创新,持续开展生态修复和环境污染治理工程,使长江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逐渐得到保护修复。
与生态环境治理相协同,长江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得到国家与社会的高度重视,形成政府与社会共抓文化遗产保护的共识行动。2022年正式启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2023年出台《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等,长江生态和长江遗产作为族群共同体的重要事项进入到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结构中。
其次,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整合旅游资源,建设特色鲜明的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属于跨区域的线性廊道,国家先后出台《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规划纲要》等,以保护长江生态和文化资源为前提,确立了长江旅游的高质量、国际化发展目标。
规划提出,着力完善廊道旅游的部省协同机制、长江廊道旅游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机制和长江旅游品牌建设联动机制等,推动机制创新;加强长江文化廊道国际旅游品牌体系建设,完善长江旅游形象标识系统,建立长江国际旅游品牌联合推广机制,使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真正成为展示中国国家形象、展现中国发展活力的黄金旅游带。
九江湖口县流泗镇国家级非遗湖口草龙项目舞龙。
发挥长江作为中华文化代表性符号的对外传播功能
长江所拥有的文化资本,是国家重要的精神财富;长江文化所承载的族群文化记忆,清晰地展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独特的文化叙事结构。借助于数字信息技术手段,将长江流域的文化遗产、神圣地点、非遗活动、传统农业景观、商业体验场所和旅游景区,打造为长江文旅消费场景,可以为游客提供游憩与娱乐、气氛与美学、激励与灵感,以及教育、文化等体验价值。
上述目的,就是发挥长江作为中华文化代表性符号的对外传播功能,以“长江故事”阐述中华民族和“中国”诞生的过程,真正让全世界了解我们的先民是怎样的一群人、中华民族是怎样的一个民族、中国是怎样的一个国家,成为“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
从传播地理学视角看,长江作为“超级地理媒介”,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完全可以进入到一个“媒介生产空间、空间又生产传播”的循环中,长江特定地理空间、族群、媒介成为一个整体,为居民特别是外国游客提供一种中国的“地理想象”。其中一个重要的顶层设计,就是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设立,这将建构一种独特的中华文化叙事结构,构建在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化时代有利于全球传播的地理媒介,能够对国家形象塑造和对外传播起到独特的作用。
进入新时代,长江文化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和民族认同感,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高度契合,是实现“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思想文化基础,也是推动文化繁荣、支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内在动力。深入挖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既是历史任务,更是时代使命。